作文課與徵文比賽之偶遇!
很幸運,這次班上有八位同學入選溫世仁作文比賽南二區決賽 在一學期四次的作文中 通常我會在一屆二年的帶班年段時間裡 將某一、二次作文與徵文比賽相結合 有沒有得獎到是其次 而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幾個明顯的好處 一。是讓孩子們探索自己的興趣。 對寫作有興趣的孩子,你會看到他特別的用心投入。 二。是讓孩子們互相觀摩作文,並如何修正得更好。 通常我會視情況找出數篇寫得不錯的作文,請他們打成電子檔。 再利用上課的時間,全班一起看著電子檔找錯字、思考哪些的語意不順?哪個段落進行整修後會變得更精彩吸引人。 三。是讓孩子們去欣賞最頂尖的高手所寫出來的作文。 通常會選擇儘量選擇公佈得獎孩子作品內容的比賽。 因此,在第二個好處中,我們只能看到班上優秀孩子的作品。 在這個過程中,則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手寫出的文章。 這可以讓他們知道真正頂尖的高手作品,是好在哪裡,有哪些值得學習之處。 利用這個過程,等於讓全班孩子一起參與了整個徵文比賽的流程。對作文有興趣的孩子,能藉由這過程增進自己相關能力與技巧。對作文沒興趣的孩子,也可以練練文筆,及培養應對重要戰役的正確態度。 當然,如果有幸進入決賽或拿到獎項,對孩子們也是一個重要的激勵力量。 由於這個過程十分費時間,至少需要四堂課,甚至更多的時間,因此只能偶爾為之。 恭喜進入決賽的孩子。 在此也順道緬懷一下溫世仁基金會的創辦人溫世仁 他在生前就是一位非常令我尊敬的企業家 即便過世後,仍以他的財富來成就國家的下一代! 下面是陳文茜小姐為他寫的緬懷文: https://www.wagor.tc.edu.tw/doc/articles/0231.htm
關於築夢星這筆名
出了《豬神權杖》這個故事以來,被問的第一名問題,莫過於為何不用本名,要用〈築夢星〉這名字?二次上廣播節目,主持人也都很好奇為何要取這筆名。 其實,平常跟我互動比較多的人,我猜他們真正想說的是:嗯!這個平常瘋瘋顛顛的中年大叔幹嘛取個這麼夢幻的名字?真要取,可能取個〈豬夢猩〉---一隻豬夢到紅毛猩猩,會比較適合。 別這樣嘛!其實,我對孩子還是有很嚴肅的一面的。 身為二個孩子的爹及一屆又一屆孩子的老師,如果說有什麼是我心裡最期待的,那莫過於這些孩子能找到他們的夢想,並朝著他們的夢想一步一步邁進。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身為父親或教師,我期待能盡到一些力量。如果將來他們能真的達到我這樣的預期,那便是我人生當中十分滿足愉悅的一件事情。〈築夢星〉這個名字,最能符應我這樣的期許與心情。 就像是在鈴木一朗還被孩子們熟知的時候,我很喜歡拿他小學的作文來當上課的教材。 鈴木一朗在小學三年級時寫的作文【我的夢想】如下: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因為這樣,我一定要參加國、高中和全國大會的比賽。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我3歲的時候就開始練習了。雖然從3歲到7歲練習的時間加起來只有半年,但從3年級到現在,365天裡,有360天都拼命的練球。所以,每個禮拜和朋友玩的時間,只有5-6個小時。我想這樣努力的練習,一定可以成為職棒球員。 我打算國中、高中時闖出一番成績,高中畢業後就加入職棒球隊。我想加入的球隊是中日龍和西武獅。以選秀制度加入球隊,目標契約金1億元以上。我有自信,不管是投球或是打擊。 去年夏天,我參加了全國大會。看了所有的投手後,我確信自己是大會的NO.1,而打擊方面,我在縣大會的4場比賽中,打出3支全壘打。整個賽程累計打擊率0.583。連我自已都很滿意這個成績。 然而,我知道棒球不只是光靠一年的成績就可以論輸贏的。所以,我會持續地努力下去。 如果我成了一流的球員,能出場比賽的話,我要送招待卷給那些曾經照顧我的人,讓他們幫我加油。總之,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職棒選手。 【老師評語】 擁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志氣很高真的很棒呢。只要能以"我的練習不輸給任何人"自豪的話,鈴木君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加油喔。 很棒是吧!? 找到自己的夢想,清楚自己該做的每個目標與執行細節,然後不斷的朝這些目標前進。雖然很辛苦,但朝著目標慢慢前進的心情卻是愉悅而篤定的。有朝一日,真的完成了自己那個小時候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希望我能在孩子們築夢與逐夢的過程,提供更多的資源、協助與鼓勵,有機會在他們航向夢想的偉大航道給予一些助力。 Ps:最近這二年,因為鈴木一朗年紀漸長,甚至已在今年退休。另一位崛起的雙刀流:大谷翔平,也開始被我拿來當上課的典範之一。特別是,大谷翔平的目標訂立非常明確而詳細,依照九宮格的方式,由總目標再畫分成細項小目標,再將自己的練習,甚至是整個人生,與這張九宮格近乎融為一體,最後真能達到連大聯盟這樣的棒球最高殿堂裡令人驚呼的出色雙刀流選手。 可參考親子天下這篇: 天才棒球手大谷翔平是怎麼練成的?「九宮格目標達成法」功不可沒
科學實證:閱讀延年益壽
連科學證據都顯示多閱讀可以延年益壽 其功效完全不亞於飲食、運動養生對身體所帶來的益處 因此,不管任何年紀,都捧起書本,享受閱讀的樂趣吧! 中年以上每天閱讀 30 分鐘,壽命延長 23 個月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6 日 12:07 現在很多人寧可同時打開電視、電腦、平板,時不時查看一下手機,也不願意看書,但是研究發現閱讀不僅好處多多,甚至可以延長壽命,而且每天只要讀 30 分鐘書籍,就比那些根本沒讀書的人活得更久。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針對 3,635 名年齡超過 50 歲的人進行調查,發現每天閱讀 30 分鍾書籍的人平均比非讀者或雜誌讀者壽命長 23 個月。而且無論性別、健康、財富或教育程度如何,老年人都表現出閱讀書籍的生存優勢。 研究人員認為,閱讀書籍可創造認知參與,改善很多事情,包括詞彙、思考技巧和注意力,還可以影響同理心、社交感知和情商,這些益處可以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每週閱讀 3.5 小時或以上的人、每週閱讀時間為 3.5 小時的人,以及根本沒有閱讀的人,控制性別、種族和教育等因素。這項研究長達
豬神權杖:教育廣播電臺施賢琴主持人專訪
因為受到傳說中廣播界大神級的主持人施賢琴小姐邀請 昨天一下課直衝台北教育廣播電臺,錄了二個節目 沒想到,裡面環境一整個悠然清靜,很紓壓的感覺 感覺一點都不像廣播電臺 一進錄音間 漂亮氣質的主持人與搭檔伙伴已等在裡面 先聊了一下,完全沒有距離的親切感 真正開始錄音後,主持人立刻很專業的掌控全場 丟出的議題拳拳到肉,直指《豬神權杖》創作的各個核心點 在其導引下,暢談了許多想法 厲害的是主持人一下對伙伴使眼色接話、 一下子眉頭緊蹙盯著錄音台上的時間進度、 一下子又能回眸一笑決定話題往下或結束這回合 臨場看其主持,像是一場專業的藝術表演 明明應該是手忙腳亂,卻是一派悠雅不紊 最最厲害的是 我回答略有遲疑、方向略偏、時間長度不對 主持人皆能立刻接話完美收尾 把我心中所想,完全闡述 這真是比我肚子裡的迴蟲還厲害呀! 結束節目訪談後,直衝西門町 吃碗阿宗麵線及最近流程的黑糖波奶解解饞 再去逛一下大街及紅樓 幫大小寶買了一組他們正在迷的機器人 幫娘娘買了一份典雅的小禮物 再直衝高鐵站回台南 結束這忙碌卻充實的一天!